131、唯吾证道
星辉朦胧,却又有如实质,落在吴凡的身上后只短暂停留了片刻,便就跟雪花融化般消失无踪。
但仔细去看,便会发现星辉并未消失,而是透过吴凡的皮肤向内渗透,融入到了他的身体当中。
而随着星辉渗入,那些由山猪妖内丹散发出的灵气便越发柔和起来,但柔和归柔和,量度却是十分充足,如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,沿着吴凡的各大经脉游走往复,再经极品土灵根摄取,最终融入丹田。
丹田是修士储存灵气的地方,准确来说叫做气海,气海的容量决定了修士能够掌控的灵气的上限,而提升境界便是开辟气海的过程,随着气海逐步壮大,到得一定程度之后,将会海中浮现道台,成就筑基大道。
当然了,筑基距离吴凡还有些遥远,且莫说筑基,便是眼下的炼气七层,也够他忙活一阵。
无他,只因瓶颈出现了。
此时外面已经过了一天半,星坛当中便是将近十五天,他的伤势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恢复过来,虽不可能痊愈,但最起码就算现在出去,也不至于被伤势拖累而过度影响实力。
另外便是山猪妖内丹的炼化,此丹丹力惊人,即便已经炼化了将近十五天,仍旧未能炼化干净,不过到目前为止,鸽子蛋大小的山猪妖内丹又缩小了数倍,只剩下一团很小很小的黑色光团,于吴凡丹田气海之中,静静悬浮。
这光团便是山猪妖内丹最精华的所在了,也就是先前未曾吞服之时,他们能够看到的丹中的那团精气。
实际上早在星坛时间两天之前,吴凡便已经把山猪妖内丹炼化到这种程度了,但到了这一步,进步便骤然衰减下来,也不知是那精气太难炼化,还是他遇到瓶颈的缘故。
总之,现在是精气不化,丹田也遭遇封堵,炼气三至四层之时那堵墙,再度出现。
遇到这墙,便是遇到了瓶颈,足量的资源强冲是一种办法,但这办法属于蛮干,倒不是说有多大坏处,但好处肯定没有。
而想要完美突破,就必须心有明悟,至于这明悟由何而来,便得看一个人的天赋和造化了。
此时此刻吴凡眉头紧锁,毫无疑问,他的心头没有丝毫明悟。
想有明悟真的是很难,因为这种东西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引,天地大道,任何一种触动都有可能完成明悟,但具体方向却不得而知,修士可以通过观察生命来获得明悟,也能突然开窍想通了某些道理而获得明悟,甚至随便一句话,都可以完成明悟的过程。
正是这种无规则的随意性,导致了几乎所有修士,在刻意追求某种明悟的过程当中,反而不得其所,不知从何下手。
就比如科举考试,列出了题目尚且好答,若让应考书生自由发挥,反而是最大的束缚。
当然,想心有明悟,要比这难的多的多。
“修行是为了什么?”
苦思无果,吴凡不禁换了一个角度。在此之前他想的是怎样才能有所明悟,这无疑是十分愚蠢的,所谓明悟便是心头一瞬间闪过的灵感,而灵感之所以叫做灵感,便是因为它的突然性,硬想得来的那不叫灵感,叫思路。
修行是为了什么,这个问题吴凡并不是站在想要获得明悟的角度上去思考的,而是发自内心的拷问。
回想一路走来,最开始,他是因羡慕、复仇心理、外加运气才踏入了修真行列,如果村里的乡亲父老没有被恶匪残杀,如果王豹没去追撵他,也就没有后来误撞山门的种种事情了。
可以很确定的说,当时吴凡想要修真,心里最大的念想便是杀王豹为乡亲们报仇。然而现在王豹已经死了,也的确是他亲手斩杀,大仇得报,他的修行又为哪般?
细想下来,还真就得不出一个结论。
为了长生吗,他似乎并没有很强烈的长生欲望。为了强大吗?无疑,的确有这种想法,但这也并不是支撑他修行的根本原因。
那究竟是为了什么?
苦思良久,无有所获。
吴凡便停了下来,他不喜欢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,遇到这种情况还不如停下来好好思考,找到原因之后再去做,便能事半功倍。
此时黑三爷正在往远处飞,去哪不知道,但看那个方向正是先前宫殿浮现的所在。
在星坛当中是无法衡量距离的,视线所及有可能远在亿万里之外,也可能伸手便能触及,所以他并不确定黑三爷到底是不是要去那座宫殿,如果是,他也想过去看看。
不说探索什么秘密,开开眼界总是好的。
“三爷?”
喊了一声,黑三爷好似没听见。
“三爷?”
又喊一声,黑三爷依旧不答。吴凡思虑片刻,最终跟了过去。
起脚迈步,如同踩中棉絮,飘飘然然,好似乘空御气。
这种感觉很奇妙,更奇妙的是吴凡每迈出一步,周遭景象便会发生巨大变化。但所谓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变化,而是一种星河流转日月更换的磅礴感,他之前能够看到的景象也还在,只是飞快的放大或者缩小,有点跟神行符加身之后的效果一样,只不过比起那种速度,还要快速无数倍。
玄之又玄,仿佛一步迈出,已然横跨星河。
须臾之后吴凡停了下来,因为黑三爷不见了。
起初他以为黑三爷是进入那宫殿之中了,但观察片刻后却发现宫殿不知何时也一并消失,这种消失也不是普通的消失,正常情况下一件事物就在眼前,即便它是凭空消失,也应该有所印象,但此刻吴凡完全不知道宫殿是何时消失的,就好像在它消失的那段时间里,自己的记忆被抹除掉一半,委实玄妙。
这不由让他联想起了获得太阿罡气时遇到的修士神魂,他无疑是通过某种神通让吴凡和方柠看到了一种虚拟之相,或者说让他们进入到同一个梦境,但事后吴凡记得,方柠却不记得,当时的情况便与眼下有些类似。
万法玄通,至深至简,说难,想破脑袋也搞不清楚,说简单,也许瞥上一眼,便能拨云见日。
吴凡突然想起他曾听到过的一句话,在哪听的忘了,当时也没什么感触,这句话叫做相由心生。
完整的句子为:世事无相,相由心生,可见之物,实为非物,可感之事,实为非事。物事皆空,实为心瘴,俗人之心,处处皆狱,惟有化世,堪为无我。我即为世,世即为我。
此乃正统佛家一部经文当中的理念,吴凡自是不知,他只听说过相由心生,按他的理解,便是眼前所看到的东西,皆是由心中所思构成,只有心中存在,眼中才能看见,心中存在的相是怎样,眼中看的事物便是怎样。
拿一个人的美丑为例,同一个女子,也许张三见了惊为天人,李四见了却觉甚是丑陋,这便是他们心中之相所致,美与丑,或者善与恶,皆是如此。
同理,那时隐时现的宫殿,对于这方空间来说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,但对于吴凡来说,若认定它存在,那便是真的存在,若认定它虚幻,那便是浮世假象,真与假,一念之间,一相之差。
“我懂了!”
猛然间,他兴奋高呼,他明悟了,他知道了自己为何而修行。
修行为的什么,强悍的力量,生存的资格,亦或长生不老寿同天地,窥寰宇之无穷奥妙,证玄黄之无上大道,这些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他想,他想要修行,这修行是仅关乎自己的事情,而修行的获取,也并非作用于某一个点上,只要他心中有这个念想,或者说有这种相,那么他的修行便是值得的。
他能从修行中看到强横的力量,那么修行便能给他带来强悍的力量。他能从修行中看到生存的根本,那么修行就能给他带来生存的根本,他能看到什么,修行便能给他带来什么,这才他理解的修行的本意。
此意作何?
是为唯吾!
一切,以自身念相为根本,求的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,我要的,修行便会给我,也必须给我,这才修行的意义所在。
否则历经艰苦,九生一死,从一个本本分分的猎人迈入这风起云涌随时可能被人算计,随时可能丧命的纷乱修真界,他图个什么?
终于,他想通了,换句话说便是有了明悟,更甚至,他已经印证了自己的道!
丹田外部,汇聚在“墙”外的灵气疯狂躁动起来,根本不费吹灰之力,洪流冲击,阻碍尽去。
这一瞬,银河星光齐洒,丹海磅礴激荡,浩瀚灵气如巨浪滔天,瞬时充塞丹田。
待得风平浪静之时,丹海阔大十倍余,体表似有莹莹之辉闪烁,双眸明亮如星,灿灿如辰。
“其他修士讲究什么借法天地,待得寿终之时还要返还,我偏不,这天地间的灵气是我看到的相,是我的心中的具化之物,与天地何干。甚至,这天地也都仅是我心中的相而已。我说他有,他才是有,我说他无,他便是无!”
吴凡纵声长啸,啸罢环顾八方,一时间心中激荡不已。
“我要的,是我的路上无人可挡,是我的路上唯我独尊,是为唯吾证道!”
这一刻,吴凡是快意而豪迈的,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道,有违天法是为逆障,也是促使他日后经历种种际遇而化魔的开端……
但仔细去看,便会发现星辉并未消失,而是透过吴凡的皮肤向内渗透,融入到了他的身体当中。
而随着星辉渗入,那些由山猪妖内丹散发出的灵气便越发柔和起来,但柔和归柔和,量度却是十分充足,如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,沿着吴凡的各大经脉游走往复,再经极品土灵根摄取,最终融入丹田。
丹田是修士储存灵气的地方,准确来说叫做气海,气海的容量决定了修士能够掌控的灵气的上限,而提升境界便是开辟气海的过程,随着气海逐步壮大,到得一定程度之后,将会海中浮现道台,成就筑基大道。
当然了,筑基距离吴凡还有些遥远,且莫说筑基,便是眼下的炼气七层,也够他忙活一阵。
无他,只因瓶颈出现了。
此时外面已经过了一天半,星坛当中便是将近十五天,他的伤势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恢复过来,虽不可能痊愈,但最起码就算现在出去,也不至于被伤势拖累而过度影响实力。
另外便是山猪妖内丹的炼化,此丹丹力惊人,即便已经炼化了将近十五天,仍旧未能炼化干净,不过到目前为止,鸽子蛋大小的山猪妖内丹又缩小了数倍,只剩下一团很小很小的黑色光团,于吴凡丹田气海之中,静静悬浮。
这光团便是山猪妖内丹最精华的所在了,也就是先前未曾吞服之时,他们能够看到的丹中的那团精气。
实际上早在星坛时间两天之前,吴凡便已经把山猪妖内丹炼化到这种程度了,但到了这一步,进步便骤然衰减下来,也不知是那精气太难炼化,还是他遇到瓶颈的缘故。
总之,现在是精气不化,丹田也遭遇封堵,炼气三至四层之时那堵墙,再度出现。
遇到这墙,便是遇到了瓶颈,足量的资源强冲是一种办法,但这办法属于蛮干,倒不是说有多大坏处,但好处肯定没有。
而想要完美突破,就必须心有明悟,至于这明悟由何而来,便得看一个人的天赋和造化了。
此时此刻吴凡眉头紧锁,毫无疑问,他的心头没有丝毫明悟。
想有明悟真的是很难,因为这种东西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引,天地大道,任何一种触动都有可能完成明悟,但具体方向却不得而知,修士可以通过观察生命来获得明悟,也能突然开窍想通了某些道理而获得明悟,甚至随便一句话,都可以完成明悟的过程。
正是这种无规则的随意性,导致了几乎所有修士,在刻意追求某种明悟的过程当中,反而不得其所,不知从何下手。
就比如科举考试,列出了题目尚且好答,若让应考书生自由发挥,反而是最大的束缚。
当然,想心有明悟,要比这难的多的多。
“修行是为了什么?”
苦思无果,吴凡不禁换了一个角度。在此之前他想的是怎样才能有所明悟,这无疑是十分愚蠢的,所谓明悟便是心头一瞬间闪过的灵感,而灵感之所以叫做灵感,便是因为它的突然性,硬想得来的那不叫灵感,叫思路。
修行是为了什么,这个问题吴凡并不是站在想要获得明悟的角度上去思考的,而是发自内心的拷问。
回想一路走来,最开始,他是因羡慕、复仇心理、外加运气才踏入了修真行列,如果村里的乡亲父老没有被恶匪残杀,如果王豹没去追撵他,也就没有后来误撞山门的种种事情了。
可以很确定的说,当时吴凡想要修真,心里最大的念想便是杀王豹为乡亲们报仇。然而现在王豹已经死了,也的确是他亲手斩杀,大仇得报,他的修行又为哪般?
细想下来,还真就得不出一个结论。
为了长生吗,他似乎并没有很强烈的长生欲望。为了强大吗?无疑,的确有这种想法,但这也并不是支撑他修行的根本原因。
那究竟是为了什么?
苦思良久,无有所获。
吴凡便停了下来,他不喜欢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,遇到这种情况还不如停下来好好思考,找到原因之后再去做,便能事半功倍。
此时黑三爷正在往远处飞,去哪不知道,但看那个方向正是先前宫殿浮现的所在。
在星坛当中是无法衡量距离的,视线所及有可能远在亿万里之外,也可能伸手便能触及,所以他并不确定黑三爷到底是不是要去那座宫殿,如果是,他也想过去看看。
不说探索什么秘密,开开眼界总是好的。
“三爷?”
喊了一声,黑三爷好似没听见。
“三爷?”
又喊一声,黑三爷依旧不答。吴凡思虑片刻,最终跟了过去。
起脚迈步,如同踩中棉絮,飘飘然然,好似乘空御气。
这种感觉很奇妙,更奇妙的是吴凡每迈出一步,周遭景象便会发生巨大变化。但所谓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变化,而是一种星河流转日月更换的磅礴感,他之前能够看到的景象也还在,只是飞快的放大或者缩小,有点跟神行符加身之后的效果一样,只不过比起那种速度,还要快速无数倍。
玄之又玄,仿佛一步迈出,已然横跨星河。
须臾之后吴凡停了下来,因为黑三爷不见了。
起初他以为黑三爷是进入那宫殿之中了,但观察片刻后却发现宫殿不知何时也一并消失,这种消失也不是普通的消失,正常情况下一件事物就在眼前,即便它是凭空消失,也应该有所印象,但此刻吴凡完全不知道宫殿是何时消失的,就好像在它消失的那段时间里,自己的记忆被抹除掉一半,委实玄妙。
这不由让他联想起了获得太阿罡气时遇到的修士神魂,他无疑是通过某种神通让吴凡和方柠看到了一种虚拟之相,或者说让他们进入到同一个梦境,但事后吴凡记得,方柠却不记得,当时的情况便与眼下有些类似。
万法玄通,至深至简,说难,想破脑袋也搞不清楚,说简单,也许瞥上一眼,便能拨云见日。
吴凡突然想起他曾听到过的一句话,在哪听的忘了,当时也没什么感触,这句话叫做相由心生。
完整的句子为:世事无相,相由心生,可见之物,实为非物,可感之事,实为非事。物事皆空,实为心瘴,俗人之心,处处皆狱,惟有化世,堪为无我。我即为世,世即为我。
此乃正统佛家一部经文当中的理念,吴凡自是不知,他只听说过相由心生,按他的理解,便是眼前所看到的东西,皆是由心中所思构成,只有心中存在,眼中才能看见,心中存在的相是怎样,眼中看的事物便是怎样。
拿一个人的美丑为例,同一个女子,也许张三见了惊为天人,李四见了却觉甚是丑陋,这便是他们心中之相所致,美与丑,或者善与恶,皆是如此。
同理,那时隐时现的宫殿,对于这方空间来说是否真的存在不得而知,但对于吴凡来说,若认定它存在,那便是真的存在,若认定它虚幻,那便是浮世假象,真与假,一念之间,一相之差。
“我懂了!”
猛然间,他兴奋高呼,他明悟了,他知道了自己为何而修行。
修行为的什么,强悍的力量,生存的资格,亦或长生不老寿同天地,窥寰宇之无穷奥妙,证玄黄之无上大道,这些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他想,他想要修行,这修行是仅关乎自己的事情,而修行的获取,也并非作用于某一个点上,只要他心中有这个念想,或者说有这种相,那么他的修行便是值得的。
他能从修行中看到强横的力量,那么修行便能给他带来强悍的力量。他能从修行中看到生存的根本,那么修行就能给他带来生存的根本,他能看到什么,修行便能给他带来什么,这才他理解的修行的本意。
此意作何?
是为唯吾!
一切,以自身念相为根本,求的是随心所欲无拘无束,我要的,修行便会给我,也必须给我,这才修行的意义所在。
否则历经艰苦,九生一死,从一个本本分分的猎人迈入这风起云涌随时可能被人算计,随时可能丧命的纷乱修真界,他图个什么?
终于,他想通了,换句话说便是有了明悟,更甚至,他已经印证了自己的道!
丹田外部,汇聚在“墙”外的灵气疯狂躁动起来,根本不费吹灰之力,洪流冲击,阻碍尽去。
这一瞬,银河星光齐洒,丹海磅礴激荡,浩瀚灵气如巨浪滔天,瞬时充塞丹田。
待得风平浪静之时,丹海阔大十倍余,体表似有莹莹之辉闪烁,双眸明亮如星,灿灿如辰。
“其他修士讲究什么借法天地,待得寿终之时还要返还,我偏不,这天地间的灵气是我看到的相,是我的心中的具化之物,与天地何干。甚至,这天地也都仅是我心中的相而已。我说他有,他才是有,我说他无,他便是无!”
吴凡纵声长啸,啸罢环顾八方,一时间心中激荡不已。
“我要的,是我的路上无人可挡,是我的路上唯我独尊,是为唯吾证道!”
这一刻,吴凡是快意而豪迈的,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道,有违天法是为逆障,也是促使他日后经历种种际遇而化魔的开端……
都市推荐阅读: